为落实产教融合与教学改革要求,4月18日,机电信息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研室组织“说专业、说课程”专题教研活动,围绕课程优化、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展开研讨。专业负责人首先介绍了专业建设进展,强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提升学生技能与岗位适配性。

图1 专业负责人介绍专业建设规划
活动聚焦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岗位技能要求,构建“基础技能-核心应用-综合实践”的课程模块。专业教师结合企业调研反馈,将行业技术标准融入教学,并引入企业实际案例强化实践环节 ,开展了三门核心课程的说课程展示:
《触屏人机接口技术》(金智康主讲):通过工业设备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案例,讲解触摸屏编程与调试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产线设备操作逻辑。
《工业机器人系统离线编程与仿真》(万昔源主讲):利用RobotStudio等仿真软件,模拟工业机器人搬运、焊接等场景,训练学生编程与路径规划能力。
《工业机器人装配与调试》(朱致挺主讲):结合教学实训平台,指导学生完成机器人机械装配、电气连接及参数校准,强化动手能力。

图2 专业老师说课程
教研室明确未来将从三方面推进工作:一是优化课程资源,重点完善《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等核心课程教案,补充微课视频与典型故障案例库,强化教学实用性;二是深化校企合作,联合本地智能制造企业开发实训项目,组织学生参与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产线运维等实践任务,推动“课堂-车间”双向衔接;三是夯实师资能力,分批选派教师赴企业参与技术实践,提升教师对行业新技术、新工艺的教学转化水平。专业建设将立足企业真实需求,聚焦学生技能培养,确保教学内容“学得会、用得上”,为区域智能制造产业输送更多实干型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