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简介 “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提出,指明未来制造业升级重在高新科技领域,如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将迎来更快、全新的发展机遇。 
专业创办于2006年,采用一平台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现开设智能装备应用及维护、工业数字化产品设计与制造等人才培养方向。目前,与吉利汽车义乌基地联合成立吉利学院,与浙江联宜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天科教仪设备有限公司等建有紧密合作关系。 |
核心课程 专业面向培养具有机电产品零件设计、数控加工、装配及检测等专业能力,能胜相关岗位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3年内,将会学习到如下主要的专业课程。

|
专业核心课程:机电产品造型设计 根据产品结构、功能及人机工程学等方面的需求,运用主流软件,对产品进行造型设计。 |

|
专业核心课程:自动编程与综合加工 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运用主流软件,经过参数设计,完成复杂零部件的自动编程,生成程序,导入机床,加工出成品。 |

|
专业核心课程: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 学习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思路与基本原则,通过实际操作训练,学会运用检测技术与方法分析故障现象并排除故障。 |
|
教学实训条件 机电工程实训基地,包括11个实验(实训)室,面积共2000余平方米;各类机电实验、实训教学设备60余种,500多台套。部分实训室介绍如下:

|
机电实训中心 主要设备有数控铣床、数控车床、线切割机床等,满足专业加工类课程实训需求。 |

|
数控机床维修实训室 为了培养数控机床安装、调试、故障诊断与维修方面的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实训室配备了数控车床装调装置6台和数控铣床装调装置2台。 |

|
电工实训室 侧重于电工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

|
电力拖动实训室 配备了TKPJW-3型维修电工技能培训与考核装置20台,支撑电机与控制系统课程实训、电工考证。 |

|
PLC实训室 配备了TXFX-2A型网络可编程实验装置18台、PC机18台,支撑电气控制与PLC、PLC综合应用等课程的实训。 |

|
单片机实训室 配备了多处理器多功能综合创新设计实训装置25套、PC机25台,主要用于嵌入式系统开发,可完成各类智能控制、智能识别、智能家居控制等设计项目。 |
另外,近年来,机电类专业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8个:吉利汽车义乌基地、浙江联宜电机有限公司、杭州天科教仪设备有限公司等,能满足本专业认识实习、生产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需要,成为专业教学的有效延伸。 
|
竞赛获奖 专业以工作室为载体,通过组织申报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参加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等各类大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表
序号 |
年度 |
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名称 |
学生 |
1 |
2019 |
一种自动擦窗机器人 |
方宇等 |
2 |
2019 |
灯具拆装杆具的研制 |
赵彬洋等 |
3 |
2019 |
智能称重检验系统的研制 |
徐晨等 |
4 |
2015 |
多功能室内积水清洗机的研究和设计 |
高浩等 |
5 |
2013 |
盆栽土壤湿度监测与提醒系统设计 |
陈苍松等 |
6 |
2012 |
电涡流缓速器试验台的设计分析与研究 |
毛勤杰等 |
7 |
2011 |
新型蜂窝纸制芯设备的研究和控制分析 |
王健等 |
8 |
2010 |
钻孔机自动定位和进给机构研制 |
毛云涛等 |
2017年以来学生竞赛获奖
序号 |
奖项 |
等级 |
年份 |
1 |
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 |
国二等奖、省一等奖 |
2018 |
2 |
光伏电子工程的设计与实施 |
国三等奖、省二等奖 |
2018 |
3 |
机电一体化 |
国三等奖、省二等奖 |
2018 |
4 |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 |
国三等奖、省二等奖 |
2018 |
5 |
电子产品芯片级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 |
省三等奖 |
2018 |
6 |
光伏电子工程的设计与实施 |
国三等奖、省三等奖 |
2017 |
7 |
现代电气控制安装与调试 |
省三等奖 |
2017 |
|
师资团队 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高级实验师1人,兼职教师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教师3名,高级技师5名。近年来,学院加大教学团队的管理和投入,立足科技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工作室为载体,凝聚有一定专业素养和相同专业方向追求的学生,围绕各类竞赛和重大科研项目开展工作。

|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团队 团队负责人:何永强 旨在培养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相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团队均有十年以上专业授课经验,均为高级技师,成员先后赴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进修访学。提倡“先德行,后技能;己成,则物成”的人才培养理念。 |

|
智能制造装备应用与维护团队 团队负责人:杨伟民 智能制造,装备先行,大力培育和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应用与维护人才对于加快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团队成员熟悉机械设计、PLC、数控、组态和触摸屏等应用技术,旨在培养制造行业从事智能制造装备安装调试与维护维修的高技能人才。 |

|
智能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团队 团队负责人:李时辉 着眼于智能制造系统的构建、安装与调试,服务于智能制造。团队成员均为副教授,已完成20余项纵横向课题,熟悉PLC、工业机器人及运动控制等智能控制技术,围绕解决企业技术难题,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

|
嵌入式智能应用团队 团队负责人:楼越升 团队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副教授1人,博士1人。团队拥有多年单片机及嵌入式领域教学与科研经验,成果丰硕。围绕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精英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智能制造。 |

|
新能源科技团队 团队负责人:楼京京 团队由多名副教授及青年骨干教师组成,通过项目的研发与推广,服务于光伏工程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新能源领域,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依托企业实战项目,培养一批“品于行,精于工”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
|
优秀校友

|
毛云涛 余姚市宏远工具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余姚市宏远工具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工贸型企业,占地20余亩,现有员工70余人,年营业额超8000万人民币。 |

|
郑顺华 结合在大学的专业学习和实践,在义乌模具城开设了一间从事UG造型设计和培训的工作室,工作室由两名从事模具造型和设计多年的师傅以及每年接受不定量的培训学员组成,主要承接模具城、外贸公司及周边市的设计绘制单。 |
|
就业与发展 可参加专升本考试,升学至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等学校相关专业进行本科学习。 未来的工作岗位有多种选择,只要你朝着目标不断努力,你也可以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

|
数控编程员 |
机床操作员 |

|

|
绘图员 |
机械工程师 |

|
设备维护工程师 |
|